这两天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刷遍了朋友圈,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因癌症去世。
(图片来自李咏妻子哈文的微博截图)
“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李咏妻子哈文@法图麦的妈妈 在微博发文宣布李咏去世。
李咏1968年生于新疆,199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进入中央电视台。历任《幸运52》、《非常6+1》、《咏乐会》等节目主持人,《梦想中国》大型电视选秀活动总策划兼主持人。
李咏在接受某个采访时曾这样形容自己的人生:“人直到入土为安那一天,都在走台阶 。跟登黄山一样,登的时候你不觉得有云,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旁边有人提醒你回头看一下,云就在眼前。”
生命无常,看到这些陪伴我们成长的美好回忆慢慢泛黄,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感到疑惑。
为何李咏积极治疗17个月还是无法挽救生命?
癌症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多见于中晚期,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一般来讲,大多数人发现癌症时已经是晚期,这时候就算积极治疗也只能相对延长一点存活时间,无法获得最佳效果。
科技日新月异,虽说目前癌症还是难以根治,但是现代医学手段如此先进;
癌症风险可预测吗?
据统计,目前部分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五年的生存率不到20% ,但如果能够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5年的生存率可高达80% ,如何早期预防?
2013年安吉丽娜朱莉因检测确认携带BRCA1基因的突变,决定切除双侧乳腺,这一举动引发了民众对基因检测关注热潮。
基因检测可应用于肿瘤和遗传性疾病的风险评估,基因的检测结果给临床医生的诊断和用药给予很大帮助。
基因检测 全称为“疾病易感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是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的技术,是取被检测者外周静脉血或其他组织细胞,扩增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对被检测者细胞中的DNA分子信息作检测,分析它所含有的基因类型和基因缺陷及其表达功能是否正常的一种方法,从而使人们能了解自己的基因信息,明确病因或预知身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
基因检测的主要作用
1.“挖”出疾病易感基因
人体内一些基因型的存在,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这种基因就叫疾病易感基因。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个体的基因缺陷,找出疾病易感基因,提前按照科学的健康评估制定最佳的保健方法和生活方式,从而最大程度避免和预防重大疾病的发生。针对易感基因,进行有针对性的体检和健康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对疾病进行预防、对个体进行保护,如一个人的基因检测显示存在肿瘤易感基因的基因型,那么在未来的健康体检中就应该加强肿瘤筛查及相关指标的检查。
据了解基因检测是对人体的遗传物质DNA进行检测,因此可以在疾病症状出现前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预测、评估疾病风险。
2 有患癌家族史的人可进行癌症风险评测
如有肿瘤家族史,直系亲属中有二位或以上的人患同种肿瘤或同种肿瘤,建议可进行相应的遗传性肿瘤的基因检测,以进行确诊及评估整个家系罹患肿瘤风险。”通过测定已知的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序列,来推断其未来罹患该种疾病的概率。
3.有助于及检查者的用药安全
常用的降压、降糖、降脂、抗痛风药品存在着一定的用药风险。基因检测可指导科学用药,有效避免临床误诊。比如,靶向药物的出现,让许多肿瘤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而其主要是作用于患者体内变异基因,基因检测,通过测定某些特定的基因(例如:肺癌的EGFR突变和肠癌的KRAS突变),确定靶向药物靶点,在一系列的药物或治疗方案中找到对特定患者最为有效的药物或方案,避免肿瘤患者过度用药,从而实现精准治疗,这对提高生活质量以及改善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合作用
1 、预测医学: 在健康和亚健康时期就能够准确预测疾病的风险。
2 、疾病预防: 疾病=内因+外因。通过对内因的了解,可有效地避免外因的影响,从而可降低患病的风险。
3 、健康管理: 通过基因检测,知道自己有某方面的疾病易感基因,就可主动的改善环境和生活习惯,做好自己的健康管理。
4 、个性化医疗服务: 通过基因检测,提示我们哪些药物要慎用,不但大大地降低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提高了疗效,更避免了对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基因:一切的开端
现代社会,人们愈加注重自己的健康,逐步由有病才治病——未病先预防。
而且国家也在提倡“治未病”。且全面推广基因检测。
健康在于预防,预防在于预知,预知必须基因检测,早一日了解自己的基因,早一日远离疾病。基因检测可以帮您更好的预检疾病,及早预防,让真正的健康回到您的身边。
正如李咏所言,“人直到入土为安那一天,都在走台阶”。我们无法预测自己的台阶有多长,但是可以把握当下,一生一次基因检测,定期开始体检,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漫步精彩人生路。